社会教育

  • 荆楚瑰宝背后的故事——孔明碗

    南宋龙泉窑影青刻花瓷孔明碗,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一碗一碟组合而成,中空,你们仔细观察这孔明碗,厚胎薄釉,看上去造型极其优美,温润的釉质及翠绿的色泽,令人惊艳,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,特别是刻花、划花技法,构图饱满,线条流畅,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。更有意思的是这件碗的形制,看似很深,实则很浅,装一点食物就显
    2020-05-18 11:20 >
  • 国际博物馆日直播预告

  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,为克服疫情影响,黄石市博物馆将邀请拥有近60万粉丝的网红主播梁晶,通过抖音带领观众云游黄石博物馆,欣赏馆藏文物精品,感受矿冶文化魅力。直播时间:5月18日下午15:30一16:30抖音号:2069157522敬请关注"主播 梁晶"抖音号黄石市博物馆202
    2020-05-17 10:47 >
  • “云”游黄石市博物馆——找矿方法之铜草花(八)

    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,我是黄石市博物馆讲解员周琪。今天,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古代矿工寻找铜矿的秘密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束干花叫铜草花。铜草花又名“海州香薷”,是一种单边开花状如牙刷状的植物,每逢初秋时节开放,漫山遍野,非常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薰衣草。铜草花只生长在含有铜元素的土壤之中,有铜草花的地方必有铜矿
    2020-04-24 12:53 >
  • “云”游黄石市博物馆——找矿方法之矿物共生关系(七)

    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,我是黄石市博物馆讲解员周琪。 金属的冶炼,始于铜。是因为铜矿易于寻找且熔点较低。那古代的矿工又是如何来寻找铜矿的呢?方法有以下几种,今天啊,就给大家介绍第一种——利用矿物的共生关系来找矿。金属矿产很少有单一矿产,大部
    2020-04-24 12:50 >
  • “云”游黄石市博物馆——铜绿山古铜矿遗址(六)

    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,我是黄石市博物馆讲解员周琪。今天,我们来了解一下,铜绿山古铜矿遗址。举世闻名的铜录山古铜矿遗址,是1979年至1980年,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的,清理出了大量的竖井、盲井、平巷、斜巷以及排水巷道,它是我国目前历史最悠久、保存规模最大、最完整的古代采矿冶炼遗址。许多专
    2020-04-24 12:48 >
  • “云”游黄石市博物馆——钢铁摇篮之汉冶萍(五)

    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,我是黄石市博物馆讲解员周琪。在我身边的这座雕像,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雕像,十八世纪的60至90年代,随着晚清洋务运动的兴起,以李鸿章、张之洞为代表的晚清洋务派开始兴办军工企业以及民用工业,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正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。汉指的是汉阳铁厂;冶指的是大冶铁矿;萍则代表的是
    2020-04-24 12:46 >
  • “云”游黄石市博物馆——井下通风原理(四)

    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,我是黄石市博物馆讲解员周琪。2000多年前,我们的矿井没有通风设备,那古代的矿工又是如何来打造井下的通风系统呢?今天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,矿工会利用井口高低差所形成的负压,进行自然通风,在气压差不大的季节,往往会在出风井的底部燃一堆火,当空气受热自然会形成对流,从而达到通风的目的
    2020-04-24 12:44 >
  • “云”游黄石市博物馆——矿井提升工具之木绞车(三)

    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,我是黄石市博物馆讲解员周琪。大家看到我身后这样一个木制机械了吗?猜一猜,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?实际上,它是战国时期矿井提升工具——木绞车。战国秦汉时期,随着采矿量的增大,之前使用的人工提升、一段式提升已经不再试用了。于是,工匠们发明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——木绞车。它的形式与我们现在水
    2020-04-24 12:42 >
  • “云”游黄石市博物馆——采矿工具之铜斧(二)

   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,我是黄石市博物馆讲解员周琪。今天我们来了解下采矿工具——铜斧。1973年,正是因为发现了铜斧,才有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发掘。铜斧的单个重量比较重,使用方法也与现在的方法不太一样,在开拓竖井的时候,会利用打桩的方式往下凿;而开拓平巷时,则会系一根绳,利用撞钟原理,来回撞击,以达到节省
    2020-04-24 12:34 >
  • “云”游黄石市博物馆——青铜故里(一)

   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,我是黄石市博物馆的讲解员周琪。一场疫情,让我们无法相见,却又将我们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,在这里,我谨代表黄石市博物馆,感谢社会各界观众对我们的支持和喜爱,我们也期盼着与您的再次重逢! 今天,我将带大家云游博物馆,感受青
    2020-04-24 12:28 >